“中国稀金谷”专家服务基地获评第七批*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交付使用,腾远钴业登陆创业板……近年来,赣州高新区稀土产业发展成绩亮眼、捷报频传。
围绕打造稀土稀有金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这一目标,赣州高新区着眼于稀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方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多措并举集聚创新要素,推动稀土稀有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转型发展离不开平台支撑。过去,科研资源短缺一直是赣州高新区企业发展绕不过去的障碍。
如今,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赣州稀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赣州分中心等高层次合作研发平台落成运营,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院士及国家高端人才工作站等,多层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雏形已现。
江西粤磁稀土新材料公司是一家集稀土永磁材料、永磁电机和磁材行业智能装备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企业。4年前,这家企业入驻园区,因技术短板的制约,发展一直打不开局面。
如何破解企业创新难题,赣州高新区积极探索解题方法。依托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这个*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科技项目资金扶持。通过联合科研攻坚,江西粤磁稀土新材料公司突破了新型生产工艺核心技术——低氧无镝技术。如今,该公司生产的钕铁硼永磁产品在降低重稀土元素添加量后,稳定性更高,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列车、汽车工业、医疗保健、传感电声等高新技术领域,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帮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保各项科技政策落实到位,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稀土稀有金属产业。”赣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负责人介绍说。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人才高度决定创新高度。赣州高新区坚持靶向引才育才用才,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稀土稀有金属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大局中来。建成国家、省字号研发创新平台22家,形成了科技创新平台集群;与深圳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签约落地高层次人才项目11个,投入资金150.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有7个;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省内院校结对共建,56名博士人才定期为该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赣州高新区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及应用首位产业实现全链条式突破,形成了以发展稀土新材料及应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钨精深加工及应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4个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该区共有规上稀土稀有金属新材料及应用企业72家,拥有院士工作站1家、“海智计划”工作站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培育了腾远钴业等瞪羚企业5家,中科拓又达等高新技术企业71家,赣州铝业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2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9家企业获得赣州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