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稀土永磁业绩暴增背后:18倍增长密码与产业链暗战
发布日期:2025-7-16 来源:金融界
当北方稀土抛出“半年净利润预增1822%-2014%”的“核弹级”业绩预告,稀土永磁板块瞬间引爆。这个曾因“资源博弈”备受瞩目的赛道,正以“业绩断层需求井喷技术突围”的三重姿态,改写行业逻辑。从银河磁体的“全球粘结钕铁硼霸主”,到横店东磁的“磁钢市占率90%”,再到北方稀土的“资源垄断”,一场围绕“战略资源定价权、磁材技术壁垒、下游需求爆发”的暗战,已在产业链各环节悄然展开。
一、18倍增长的底层逻辑:供需重构下的价值重估
北方稀土的业绩暴增,绝非孤立事件,而是“供给收缩需求爆炸价格反转”的共振结果:
供给端:战略资源的“紧平衡”
国家配额锁死增量:2025年稀土开采、冶炼配额虽有增长,但“环保限产黑稀土整治”持续收紧,合规产能占比提升至85%以上,非法产能出清加速;
海外矿投产滞后:美国MountWeld、澳大利亚MtWeld等海外矿企,受环保、用工制约,产能释放远低于预期,中国稀土矿占全球供应的60%+格局短期难破;
产业链整合加速:北方稀土、中铝集团等龙头通过并购、托管整合区域矿企,行业CR5从50%提升至70%,龙头议价权*强化。
需求端:新能源革命的“磁材饥渴症”
稀土永磁(尤其是钕铁硼)是新能源车电机、风电发电机、机器人伺服电机的核心材料,下游三大领域需求呈“爆炸式增长”:
新能源车: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0%,每辆纯电车需稀土永磁1015kg,全年需求超12万吨;
风电:陆上风电装机向大兆瓦升级(3MW+),永磁直驱风机渗透率超60%,带动磁材需求年增25%;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加速(2025年销量预增30%),精密伺服电机对高性能磁材(磁能积>55MGOe)需求激增。
价格端:从“暴跌”到“反转”的临界点
2024年稀土价格因“产能过剩”暴跌(氧化镨钕从80万元吨跌至40万元吨),但2025年供需格局剧变:
上半年氧化镨钕反弹至55万元吨,带动北方稀土吨利润提升3000元;
龙头企业通过“期货套保长单锁价”,将价格波动转化为利润弹性——北方稀土预增的9.6亿净利润,约70%来自价格反弹与成本控制。
二、产业链暗战:资源、技术、客户的三重壁垒
稀土永磁产业链的“上游资源→中游磁材→下游应用”,正上演“差异化生存”的故事:
上游资源端:“矿王”的垄断游戏
北方稀土(包钢集团背书)手握白云鄂博矿50%以上稀土资源,凭借:
配额优先权:年度开采配额占全国30%+,成本比民营矿企低30%(电费、运输优势);
产业链闭环:从采矿→冶炼→分离→深加工全布局,利润可在“矿价上涨”时向上游榨取,也能在“磁材高毛利”时向下游延伸。
中色股份(南方稀土布局)通过控股中色南方稀土,卡位离子型稀土矿(重稀土富集),在新能源汽车用重稀土永磁(镝、铽)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中游磁材端:技术壁垒筑成“护城河”
银河磁体:全球粘结钕铁硼磁体销量*(市占率超30%),专注“光驱动主轴电机、硬盘驱动器磁体”等高端领域,产品进入希捷、西部数据供应链,技术壁垒体现在“粘结工艺配方专利”(良品率比同行高15%);
横店东磁:微磁致伸缩合金市占率90%,磁瓦年销万吨(全球占比10%),70%客户为博世、法雷奥等车企,绑定新能源车电机产业链,凭借“磁材电机”协同研发(电机磁瓦定制化设计),在“大尺寸、高耐温磁材”领域*;
英洛华:以“磁材电机”双轮驱动,磁材覆盖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电机业务切入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通过“磁材性能优化→电机效率提升”的闭环,在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下游应用端:“绑定龙头”的生存法则
磁材企业的增长,高度依赖“绑定下游龙头客户”:
新能源车领域:横店东磁绑定比亚迪、特斯拉(磁瓦供应),银河磁体切入蔚来、小鹏的“电子水泵电机”供应链;
风电领域:金力永磁(未上榜但行业龙头)与明阳智能、金风科技深度合作,定制化“风电永磁体”;
机器人领域:英洛华伺服电机磁材进入库卡、埃斯顿供应链,受益于国产机器人替代潮。
三、技术突围与全球博弈:从“资源依赖”到“技术称王”
稀土永磁的未来,不再是单纯的“资源比拼”,而是“技术突围全球竞争”的角力:
技术攻坚:高性能磁材的“国产替代”
海外企业(日本TDK、德国VAC)在“超高磁能积(>60MGOe)、耐温300℃以上磁材”仍占优势,国内企业正从三方面突破:
配方优化:添加镝、铽提升磁性能,或通过纳米晶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横店东磁研发的“无镝磁材”已量产,成本降20%);
工艺升级:银河磁体的“注射成型多极充磁”技术,将磁体精度提升至±0.05mm,满足消费电子、精密电机需求;
设备自研:北方稀土布局“磁材生产智能产线”,通过AI优化烧结参数,良品率从85%提升至92%。
全球博弈:中国磁材的“霸主地位”与“地缘挑战”
优势:中国磁材占全球90%产能,产业链配套完善(从矿到磁材仅需30天,海外需90天);
挑战:美国重启“稀土战略”(2025年MountWeld矿复产,目标供应本土20%磁材需求),日本联合越南开发稀土矿,试图削弱中国磁材的“资源护城河”。
四、未来变量:政策、技术、需求的三重共振
稀土永磁的投资逻辑,藏在“短期业绩、中期格局、长期技术”的变量中:
短期(1年):业绩弹性为王,北方稀土(资源价格)、横店东磁(磁瓦车企绑定)、银河磁体(全球龙头消费电子复苏)将持续释放利润;
中期(3年):产业链整合加速,资源端与磁材端的“纵向并购”(如北方稀土收购磁材企业)将提升附加值,行业CR5有望突破80%;
长期(5年+):技术定义未来,掌握“高性能磁材智能产线”的企业,将在全球新能源竞赛中占据制高点——毕竟,每一台新能源车的“心脏”(电机),每一座风电塔的“动力源”(发电机),都离不开稀土永磁的支撑。
当北方稀土的业绩惊雷划破行业天空,稀土永磁的故事已超越“周期股”的范畴——它是国家战略资源的价值重估,是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支点,更是中国制造业向高端突围的缩影。在这场“资源技术全球”的三重博弈中,那些提前卡位“资源垄断、技术壁垒、客户粘性”的企业,正用业绩证明:稀土永磁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产品
最新粉末冶金企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会员服务|网站建设|付款方式|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联盟网站: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人才网、粉末冶金书库、注射成形网 、中国粉体网、粉体行业网上展、粉末冶金网上展
ICP证:浙B2-20100325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