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绵延近10公里的“中国电动工具*城”——启东市吕四港镇“天汾电动工具产业园”内,江苏弗林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机器人机械手来回摆动,各类电动工具整机及转定子流水线生产。公司门口,又一辆装载电动工具产品的大型货车驶发广州。
这样的情景,在规模宏大的电动工具园区比比皆是。这是吕四港镇民营经济产业强势发力的缩影,也为该镇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外拓国际市场、内增国内需求,全镇658家电动工具企业年总销售突破200亿元,*6万乡亲务工、开店、网销,‘一根藤’上共同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持续繁荣。”吕四港镇副镇长陆慧慧介绍。
“小五金”大能量
吕四港镇的电动工具产业,起源于40多年前当地人为谋生而进城经营的小修小补“小五金”,后来形成了电动工具产业链后,沿用“城市开店、家乡生产”模式至今。
工厂与门店、生产与销售、质量与信誉融为一体,促成该镇“小五金”产业如滚雪球般壮大,并带动越来越多农户参与其中共同致富。上半年,该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收入72.72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电动工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应税销售就达70.5亿元,同比增幅13.94%,再创历史新高。
在这同时,该镇电动工具产业在总带动1万余本土乡亲进厂务工、5万余本镇人口进城开设销售门店,催生500多个电商网店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乡亲就业800多人、城市销售门店500余个。其中的20个重点企业,去年分别与本镇13个村开展了“村企联建”,上半年所提供的扶持、资助、联建、惠农、慰问资金再超100万元。
产业兴“饭碗”牢
“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创业兴业前程似锦。”3个月前,镇上“小五金”出身的崔小军、李炳林在政府召唤下,各自投资1亿元分别创办设施*的规上电动工具企业,又吸引230多名群众捧上了就业致富“金饭碗”。
振兴产业无止境。上半年,该镇抢抓后疫情时代机遇,以启东市《关于支持吕四港镇电动工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为*,大力实施规模集聚、品牌培育、创新驱动、就业惠民四大发展战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捷报频传、成果卓然。
半年来,该镇电动工具产业新签约、注册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16.5亿元;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家,引进科创项目8个,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8件,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陆慧慧说:“得益于产业强盛,全镇电动工具持续20年保持产业规模、就业人数和开设门店数三提升的骄人业绩。”
“一根藤”创辉煌
“借助生产、研发、销售、维修以及利益共享捆绑‘一根藤’,乡亲齐心协力创业就业劲头不减、势头更足。”提及产业新气象,镇政府“老工办”董永昌感慨万千。
借助“一根藤”,园区、工厂、店铺、家庭融汇成命运共同体。董永昌回忆,当年,*代“小五金人”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因拥有对客户、市场、品质、种类的了然于心,其带动乡亲创业就业胸有成竹。于是,一张历久弥坚的产销网覆盖全国,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各方受益,产业越发强大势为必然。
不断将企业内核力量展现于“就业就是*大民生”,今年以来,该镇持续强化土地流转、构建关爱网络、牵线就业创业,进一步提升了电动工具园区所在村及周边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比率,其中如意、闸河、西宁、海渔、念总、三甲、太阳庙、天汾镇、六斧头等重点村的富余劳力就业创业率高达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