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河钢宣钢—北京科技大学高端金属材料低碳制造技术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这是河钢宣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实省委书记王东峰“转出战略、转出高度、转出未来”指示精神的深度实践,也是河钢宣钢持续深化与北京科技大学校企合作结出的又一硕果。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卫冬,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院长焦树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英,区委书记张聪,河钢宣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宏斌,市科技局局长殷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斌等出席仪式。
签约仪式上,郭英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家口市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冬奥会筹办、“首都两区”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现代制造、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此次河钢宣钢与北京科技大学两家单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绿色低碳为*,建立高端金属材料低碳制造技术实验室,为推动钢铁产业绿色发展,实现钢铁产业低碳技术产研高效转化作出了积极探索,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的支持河钢宣钢,全力推动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努力打造省部级乃至*重点实验室。
河钢钢研副院长张雲飞、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院长焦树强分别致辞,河钢集团宣钢公司副总经理刘永刚、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朱荣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揭牌仪式上,张卫冬在致辞中指出,河钢宣钢—北京科技大学高端金属材料低碳制造技术实验室的建立,是双方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进低碳冶金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标志着双方校企合作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希望双方以此次实验室建立为契机,在低碳冶金方面实现多领域、多层级深入融合,共同*低碳绿色冶金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并实现低碳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应用,为我国早日建成“碳中和”国家、践行“大国承诺”做出实质性贡献。
张聪表示,建立高端金属材料低碳制造技术实验室,是落实省委加快实施科教强省战略,深化基础性研究、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落实省委书记王东峰关于“转出战略、转出高度、转出未来”调研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不仅对宣钢自身加快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区乃至全市转型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并将对在高端核心技术方面填补国内*、创造世界*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宣化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把支持和服务宣钢转型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民动员、全力以赴为宣钢转型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王宏斌表示,未来,河钢宣钢将与北京科技大学将共同研发*国际低碳、绿色冶金发展的前沿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打造人才创新高地、研发中试基地,积极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后,张卫冬、郭英、张聪、王宏斌共同为高端金属材料低碳制造技术实验室揭牌。
据了解,河钢宣钢—北京科技大学高端金属材料低碳制造技术实验室占地3800平方米,分为氧枪射流性能测试平台、气体循环燃烧及CO2捕集测试平台、高温热态冶炼—铸造中试平台等五个功能区。该实验室的建成将*低碳绿色冶金科技发展,并实现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全球CO2减排贡献钢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