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中国稀土学会2023学术年会8月16-17日在包头市举办。
开幕式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段德炳表示,我国稀土行业克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反复和国际环境复杂带来的发展压力,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迈出了由大到强的高质量发展坚定步伐。特别是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进一步提升了稀土行业绿色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水平,我国的国际市场定价权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
段德炳强调,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利于支撑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于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研发,有力地促进了稀土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和支撑了新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会上,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发布了《我国稀土行业发展情况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拥有从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稀土功能材料精深加工到下游、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各类稀土功能材料制备的工艺、技术、装备、产品品质、性价比,在国际上由过去的“跟跑”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并跑”和部分“领跑”。产能提升、产量大,供给量占海内外市场70%-90%,各类稀土功能材料的产品性能、品种规格,基本可以满足海内外市场相关领域不同层次的需求。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在产业论坛上表示,包头市将全力建设全国*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的稀土应用基地。
作为“中国稀土之都”,包头市将努力抓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丁绣峰提出集中打“四张牌”:巩固世界*大稀土原料供应基地地位,为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提供强有力的原料保障;扩大稀土新材料产业优势,全力打造全国产业规模*大、实力*强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大力发展稀土终端应用产业,全力打造全球*的稀土磁材应用和储氢材料应用基地;加速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和要素,全力打造全国*的稀土创新高地。
本届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包头市政府、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承办。会上颁发了“2022年度中国稀土学会杰出工程师奖”和“2022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表彰了全国稀土行业领军企业;为新成立的中国稀土学会稀土轻合金专业委员会、陶瓷专业委员会、稀土玻璃专业委员会授牌,为内蒙古稀土学会、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稀土研究院稀土创新人才联合基地和全国绿色稀土职业教育联盟揭牌。
本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中国稀土学会2023学术年会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为主题,旨在实现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吸引了1800余位专家、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参加。
为期两天的产业论坛与学术年会集中开展了5场专题活动和24场分论坛。作为第十五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包头稀土高新区承办的2023全国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品展览会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同步举办。展览会展区面积约1.3万多平方米,分设稀土资源和新材料、稀土应用、稀土科技创新及稀土新能源车展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涉及稀土生产、稀土装备检测配套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149家单位参展,其中包括近20家稀土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