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2024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暨铜产业链“百场万企”供需对接大会在江西省鹰潭市胜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4-5-22 来源:安泰科
5月1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鹰潭市人民政府、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鹰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承办的“2024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暨铜产业链‘百场万企’供需对接大会”在江西省鹰潭市举行。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技术·新动能”。
此次大会的举办是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稳中求进,满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先进铜功能材料市场需求,实现我国铜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提升鹰潭市铜产业链集群在全国影响力和鹰潭“世界铜都”美誉度。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在会上讲话并作报告,江西省副省长史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在会上致辞,鹰潭市委书记许南吉致欢迎辞。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还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陈学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柴立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线上),鹰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毛建华,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等。大会开幕式由鹰潭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子建主持。
葛红林在报告中总结了一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及发展特点,阐述了加快铜产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的重要性,并对鹰潭加快发展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提出了建议。
今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开局良好,主要呈现出生产增长势头稳健、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升温、主要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活跃、多数金属价格较年初上涨、规模以上有色企业效益稳步提升等几方面特点。
葛红林指出,2023年,铜行业实现利润749亿元,同比增长8%,占全行业利润的20%;今年1-3月份,铜行业实现利润达149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行业利润的22%,并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加工产品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二是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三是绿色与智能发展已经成为铜行业秉持的重要理念;四是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五是铜产业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成效斐然。葛红林强调,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铜产业链的稳定性、价格链的合理正面临新的挑战。上游矿铜价格的高企波动,进一步加剧了中下游的企业经营风险,如果得不到理性的回归,不仅上游被反噬的风险加大,而且减量化与替代也将成为终端用户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从一个侧面来看,也将加快以铝节铜的步伐。又如,资源所在国的就地铜冶炼及加工的新要求,正加剧动摇全球现有产业分工和布局。
就如何在铜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努力赢得发展主动权和竞争新优势,葛红林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不断坚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不断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四是不断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五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六是不断提升产业自律能力,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葛红林肯定了鹰潭在铜产业方面的发展成绩,并表示,鹰潭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区域聚集度高。为推动鹰潭进一步赢得未来发展,他提出3点意见建议:一是加快传统产能的优化提升;二是加快高端产品的创新赶超;三是加快省级平台的提档升级。在加快鹰潭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方面,葛红林建议:一是加快传统产能的优化提升。二是加快高端产品的创新赶超。三是加快省级平台的提档升级。
史可在致辞时表示,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铜产业发展,坚持把铜产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推进,提出打造*先进铜功能材料集群,推动铜产业不断壮大,行业地位持续提升,呈现出五大发展特点:一是产业规模保持*;二是产业聚链成群发展;三是市场主体竞相迸发;四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五是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史可表示,希望国家部委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江西铜产业发展及先进铜功能材料集群建设;希望有色行业协会、行业专家学者为江西先进铜功能材料集群发展“把脉”献策;希望与企业在对话中寻找合作机遇、深化合作对接、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江西将一如既往为大家营造*的营商环境,让大家在江西投资创业放心安心舒心。
冯猛在致辞时表示,我国铜产业发展仍面临着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足、铜冶炼和加工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高、部分高端铜加工产品和装备依赖进口等诸多问题和挑战。铜及铜合金材料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材料,铜产业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完善顶层设计,部署“五化五工程”总体任务。坚持推进数字化转型,部署数字化关键技术攻关、标杆工厂培育、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等重点任务。积极布局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评评价和资源共享等重点平台,提升铜功能材料高端应用水平。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统筹谋划,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资源保障能力提升;二是推动绿色智能转型升级;三是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鹰潭市铜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近年来不断创新发展,做精做细,涌现出众多具备明显特色的铜加工企业,集聚发展态势基本形成。
许南吉在致欢迎辞时表示,鹰潭是因铜而生、因铜而旺的城市。近年来,鹰潭市认真落实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全面对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标准,加快推动铜产品向“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方向发展,积极促进铜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鹰潭先进铜功能材料集群逐步形成规模*、创新活跃、协同高效、生态完善的比较优势。2023年,鹰潭铜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约占全国的15%;铜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连续15年居全国前列;铜产品涵盖全球90%以上铜及铜合*号和铜加工材品种,先进铜功能材料产量占比达46.5%,鹰潭铜产业迈上了由铜原料基地向先进铜功能材料基地跨越的新征程。
毛建华在开幕式上进行了鹰潭市先进铜功能材料集群发展情况的推介,毛建华表示:*,鹰潭市产业优势显。第二,鹰潭市产业协同强。第三,鹰潭市创新能级高。第四,鹰潭市产业生态好。第五,鹰潭市开放合作广。第六,鹰潭市产业治理优。
毛建华说,按照“创新*、重点突破,需求导向、应用牵引,产业集聚、协同发展,数实融合、数智赋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原则,努力打造全国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创新*区、数智转型示范区、协同发展先行区、产业服务样板区。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协同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优质企业群体、集群产业生态、产业治理能力“五个*”,创建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先进制造、开放水平、生态体系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围绕铜冶炼端、铜加工端、铜应用端三个方向,实施强基韧链、协同发展、品牌增效、数字赋能、壮大培育五大行动,推动集群产业发展、加快技术创新、促进要素集聚、深化开放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鹰潭市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发展水平。
随后,大会举行了“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联盟揭牌”仪式,由江西省政府副省长史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鹰潭市委书记许南吉、省工信厅副厅长谢志锋、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江铜集团副总经理涂东阳共同为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联盟进行揭牌。
在开幕式后,由陈学森主持主旨报告环节,柴立元作《砷材料化冶金创新发展战略思考》、曹远征作《全球变局下的中国经济方位》、黄崇祺通过视频方式作《上海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案例分析》的报告。
5月16下午的会议分为“主题报告会”与“供需对接大会”两个分会场。
在“主题报告会”分会场,*节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金属部主任段绍甫主持,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研究院院长彭龙,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元器件与材料研究院材料总师刘子莲,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先进基础材料应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明亮,分别作了题为《海亮铜加工绿色智造技术创新与实践》、《中国电子信息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铜材在连接器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的报告。
第二节会议由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振军主持,国金证券金属新材料首席分析师李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刘巍,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专家顾问王中奎,分别作了题为《AIDC,铜的新机遇》、《中国再生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报告。
在“铜产业链‘百场万企’供需对接大会”分会场,由江西省工信厅有色工业处处长傅玉辉先生主持,首先由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资深专家何笑辉作了题为《2024年铜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报告。
供需对接环节中,先由江西理工大学新进铜产业学院院长肖翔鹏进行了“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产学研用合作成果”推介;随后,20家重点企业进行了产品推介,与会代表一同见证了重点企业的创新成果和优质产品;在“企业供需合作意向签约”环节中,共有三组合计18家企业进行了合作意向签约,不仅是双方合作的起点,更开启了这些企业共同发展、共创未来的新篇章;*后还进行了“企业供需自由对接”环节,很多企业都表示发现了更多合作的机遇,希望能在未来实现互利共赢。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有色金属行业质量管理发展闭门会。
5月17日,组委会还将安排参会代表在鹰潭和贵溪两地进行参观考察活动。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产品
最新粉末冶金企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会员服务|网站建设|付款方式|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联盟网站: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人才网、粉末冶金书库、注射成形网 、中国粉体网、粉体行业网上展、粉末冶金网上展
ICP证:浙B2-20100325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