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王秦生教授数字人生,见证超硬材料行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1-11-16 来源:中国超硬材料网
金刚石行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经历了磨具热、钻透热、锯片热、刀具热等4次发展热潮,迎来了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进展:一个是从金刚石的工具时代进入金刚石的功能时代,另一个是从工业应用领域进入民生应用领域。而王秦生教授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人,作为“中国金刚石行业50年突出贡献专家”,已经在这个行业勤勤恳恳工作了40年,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产、学、研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敢于清零,开启新人生
人常说“人过四十不学艺”,从天津大学电化学毕业后,王教授就进入了机械部直属上海汽轮机厂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四年。因为工作调动,王教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河南,进入郑州机械专科学校(现河南工业大学)任教。当时国内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一片*,随着工业发展的需求,学校接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要求,创建超硬材料及制品新专业。当时,全国没有一所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接下这个任务,就意味着首先要进行新专业的三大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完全从无到有组建师资队伍、编撰专业教材以及建设实验室。这其中每一项工作都十分艰巨,从零开始,从无到有,难度极高,不仅需要耗费极大的心血和精力,关键是没有现成的模板可参考,每一步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果不其然,当学校提出这个工作的时候,没有人愿意接下这个任务。王教授服从组织决定,接受了校长压在他肩上的这个任务,担任新专业筹备组组长。这时的他,已经年届40!面对一个陌生的行业,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对已经有了14年汽轮机厂一线工作的经验的王教授来说,如果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肯定是如鱼得水,比现在要轻松许多。然而由于工作需要,他却选择了一个陌生的行业,一切从头开始,也正是这份异于常人的勇气,让他日后获得了巨大成就,也让他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崛起和蓬勃发展。
严于利己,潜心工作
既然接下了这个艰难的任务,那就需要从头规划开始干,摆在王秦生教授眼前的就有三座大山:组建教学团队、编写教材以及建立配套实验室。对于教材的编撰,很多人都建议王老师直接从理论出发,这样比较省时省力。然而,王教授却始终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于是,在编写教材阶段,王教授做出了让很多人都意外的决定——去一线工作。没想到,这一呆就是一年。这一年中,王老师先后在郑州三磨所、第二砂轮厂学习。先是在郑州三磨所学习行业发展*新科研成果,紧接着又在第二砂轮厂进行实践,从原料到制品,每个环节他都力求弄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仅如此,王教授和他的团队还先后前往全国20多个单位进行实地调研,真正做到了实践出真知。经过一段学习和实践,王教授这才进入了教材的编撰阶段。
因为教材真正做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所以王教授编纂的《金刚石与磨料磨具》教材被同行业的人视为经典,先后十多次重印,随后出版的《超硬材料制造》、《超硬材料及制品》等系列专业教材,更是被全国各大院校和培训机构参考使用。不仅是教材的难题,等着王教授的还有师资力量搭建以及实验室建设的问题。从1985年开始准备,直到1987年才正式开设专业。作为国内*开设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的高校,为了高质量完成学校专业的三大建设,王教授深感责任重大,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从开设一门专业课到进一步建设一个新专业的这七年中,王教授12点前从未睡过觉。在王教授辛勤工作的40年里,他编审著作16部,发表论文和译文近百篇,可见科研成果产出量极高。正是王教授敢于担当和严于律己的辛勤付出,才换来今天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的成功设立和随后的健康发展。
*利他,共同成就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说过:不断地积善利他,为他人、为社会竭尽全力,这是使人生,也是使经营朝着更好方向转变的*方法。王秦生教授的一生正是践行了利他之心,使得他在推动超硬材料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进而也奠定了他在超硬材料行业中的重要地位。王秦生教授秉承利他之心,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企业的用人荒问题,他在新专业建设中提出“产学研”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大力提倡学校和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密切合作、联合办学。产学研三方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共同商讨课程设置和实验室建设方案,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办学顾问和兼职教授,参与编写教材和来校授课。王秦生教授的利他之心不仅体现在教学上,同时也体现在为学校和行业的发展上,在王教授任教的40年间,为学校拿到2个“国字头”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河南省拿到2个“国字头”:国家科技部认证的国家火炬计划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以及国家发改委认证的国家超硬材料高技术产业链建设基地。在学校获奖的同时,王秦生教授也凭借这些奖建立了自己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正所谓,助人者自助,当你不考虑自己的得失,怀着利他之心做事时,你也将收到意外的惊喜。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秦生教授用数字化“54321”来概括总结自己的人生,为祖国健康工作50余年;进入超硬材料行业40余年,高校任教40余年;在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30余年,主持创建《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30余年;为学校拿到2个“国字头”,为河南省拿到2个“国字头”;*后则是基于王秦生教授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荣获了由中共中央围务院中央军委联署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章”。
年过八旬的王秦生教授,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仍然坚持工作,担任河南省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超硬材料工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同时还兼任中国珠宝玉石协会培育钻石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技术专家委员会顾问、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等多个职务,目前正在与邹广田院士共同主编行业大型工具书《超硬材料及制品手册》,继续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超硬材料行业中的前辈,不管是高深的专业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感人的敬业精神,亦或是与人为善的做人处事的方式,都是我们行业的年轻一代学习的好榜样。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产品
最新粉末冶金企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会员服务|网站建设|付款方式|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联盟网站: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人才网、粉末冶金书库、注射成形网 、中国粉体网、粉体行业网上展、粉末冶金网上展
ICP证:浙B2-20100325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