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大连模具协会会长徐文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大连模具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1-5 来源:GBAmould
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模具企业面临市场过度竞争,设备改造、技术更新的压力愈来愈大,加快转型升级,寻找运营模式,巩固优势地位,细分市场份额,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普遍共识和必由之路。
大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模具产业当作“工业强市”的重要根基加以培育,2004年通过出台《大连市模具工业园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打造开放创新的模具平台,鼓励企业加强设计与研发,举办中日模具创新论坛等系列举措,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了企业国际竞争力。应该说,大连模具有底子、有技术、有人才、有后劲、有潜力,只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瞄准全球模具*新发展方向,乘势而为,乘胜前进,就一定能够加快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一、大连模具发展优势
一是人才优势。大连模具人才培养起步较早、基础扎实、优势明显,为全国模具行业储备了大量*人才,先后组织编写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系列教材》,其中《模具制造工艺》成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连续多年支持高校学生参加中日韩模具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成为培养模具技能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具有模具专业的大专院校已达到8所,分别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大连轻工业学校、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市技师学院、大连开发区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培养约500名模具人才,南方大型模具企业每年都进行专场招聘,受到国内模具企业一致好评。
二是科研优势。大连模具注重“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共同完成了多项高端模具研发任务和课题攻关,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等院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模具CAD/CAE/CAPP/CAM技术、模具高速切削技术、模具特种加工技术、模具表面工程技术、微成型与微型模具技术、模塑制品成型技术等领域,如微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微注塑成形流动理论与实验技术、聚合物微纳结构注塑成型特性硏究、高速切削过程绝热剪切演变规律与微观机理、模具型面高精高速数控加工技术、模塑成形过程可视化分析技术、聚合物微挤出成型理论与模具技术等方面。
三是平台优势。2013年5月,由大连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大连市模具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运行,开放的模具平台秉承专业、专注、创新、交流的理念,为全市模具企业提供加工、检测、技术研发与咨询、人才实训、产品展示等五大服务,目前已累计提供各类服务上万次。在为广大企业服务过程中,模具平台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辽宁省工业产业集群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大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019年5月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和大连市创新创业创投服务中心在我市共同主办了中日模具创新论坛,国家模协领导对大连模具行业发展和模具平台给与高度评价。2020年4月,市政府副市长张志宏到模具平台调研时强调,模具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前端,要充分发挥好模具平台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基础技术支撑。疫情期间,大连市创新创业创投服务中心制定出台了《大连市模具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费减免实施方案》,进一步降低模具平台服务费,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增效益,模具企业反响强烈。
四是产业优势。大连模具企业利用自身模具制造技术的优势,加快企业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速度,形成了以模具支撑产品、模具制品反哺模具的新优势,进一步优化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目前已经具备生产塑料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粉末冶金模具、玻璃制品模具等多种模具的能力。其中生产塑料模具企业占40%,冲压模具企业占35%,压铸模具企业占15%,其它模具企业占10%。模具应用在办公设备领域为30%、电子电器领域为20%、新能源及汽车行业为40%。模具行业已形成集模具制造、模具标准件、模具材料、模具设备、教学培训及配套服务等产业结构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可设计制造燃料电池极板、电子接插件冲压模,照相机镜筒注塑模等精密模具,高光注塑铭板、双色注射等特种模具,汽车保险杠注塑模、汽车四缸发动机缸体压铸模等大型模具。部分产品已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并替代进口,一些产品出口到日韩、欧美等多个国家。
五是创新优势。大连神通模具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研制成功了我国*片氢燃料电堆用金属双极板。大连神通模具有限公司、大鹏模塑有限公司与大连工业大学共同研发了“冲压模具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和“塑料模具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共立精机(大连)有限公司开发了“压铸模具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为广汽本田制造的汽车四缸缸体发动机模具在中国为*例。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压铸产品生产的智能化,这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使企业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目前正在组建“辽宁亚明新能源汽车压铸件产学研联盟”。大连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易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跨企业间的加工订单全流程可追溯管理,构建了模具行业集群式发展新模式;开发运营了模具技术与设备“云展馆”,打造“永不落幕”线上模具展,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国内外信息交流,促进行业发展。大连思泰博模具作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连续多年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模具材料供应商”、“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称号,开发的钢材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了云服务模式,成为模具钢销售行业信息化的典范。可以说,数字赋能、智能制造在模具行业中已显示出勃勃生机。
六是企业优势。大连模具及相关企业从2003年的30多家发展到2020年的500余家,实现年产值约35亿元,从业人员2万多人。一些模具企业已经具备设计和制造大型精密模具的能力。大连达利模具由专业生产电机定转子硬质合金模具,成长为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单位和高新技术模具企业。大连日进模具的汽车玻璃注塑一体成型模具技术处于国内*水平。华录松下建有先进的从源泉部品到光头、光驱、机芯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大连华录国正模具掌握了众多专利技术,形成了自主核心竞争力。大连銮艺精密模塑专业从事产品与模具的研发与生产、精密注塑零部件生产、涂装印刷、激光雕刻及零部件组装。大连大鹏精密模塑是以大中型注塑模具设计加工为主、各类机械零部件加工为辅的高新技术企业。大连皓麟精密模具成功解决了汽车、手机等超精密领域的瓶颈问题。大连三协精密模具在汽车件模具设计、加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大连鸿圆精密模塑拥有五轴、卧加、合模机、大型加工中心及放电设备100多台。大连鸿森精密模具拥有东北地区*大行程的高精度慢走丝线切割和三坐标检测设备。大连思达星金属制品专业生产各种精密型标准模架、非标准模架。大连东非特钢连续四届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模具材料供应商”称号。
二、大连模具存在的短板瓶颈
一是产值低规模小。2020年,大连模具实现产值约35亿元,国内模具供应率不足50%,而“中国模具之都”宁波拥有模具企业及关联企业4000多家,2020年实现工业销售额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比重21%,拥有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为33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46家,大连模具企业整体规模与产值与发达地区有明显差距。
二是创新能力不强。2016年的行业奖项——精模奖获奖项目中,浙江、江苏、上海和广东4省市占到了全部103项中的约75%,大连还没有一家企业获得该类奖项。到2017年,以模具制造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达30多家,大连目前还没有成功案例。截至2018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分八批授予213家企业“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称号,只有大连思泰博模具技术公司一家企业成功纳入。这些数据表明大连模具行业的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创新人才这三个关键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建立和配置,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三是发展环境需要优化。大连模具企业90%以上属于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快速发展,在土地、政策、税收、人才等方面企业负担压力较大,一些模具项目由于区、市政府招商引资和扶持政策的前后变化,导致长期搁置无法投产达产。2004年出台的《大连市模具工业园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前几年已经废止。从大连高校模具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受模具行业薪金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模具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留在大连模具企业工作只占三分之一左右,大连理工大学模具毕业生留连工作几乎为零。
三、对策建议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推动大连模具高质量发展正当其实、刻不容缓。大连模具应以贯彻实施“两化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为主线,重点要在标准化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建设、数字化推进等领域下功夫见成效,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联动发展,全力提高模具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中日模具为代表的高端模具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模具平台处于金普*新区的区位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区域品牌。坚持走高端化发展路线,擦亮“大连制造”闪亮名片,尽快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走出一条结构更优、活力更足、后劲更强、独具大连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重点要实施好“五大链条工程”:
1.政策扶链工程。针对大连模具发展实际,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地区,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推动出台模具产业链若干扶持政策,在加强用地保障、提高政策扶持标准、鼓励企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租用标准厂房、提升本地模具配套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技术专利申请,以及金融、税收、技改等方面给予模具企业大力支持。同时要用好用足国家、省市相关政策,重点培育模具“龙头”企业,持续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在品牌和行业标准化建设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市场延链工程。围绕汽车零部件、家电、智能装备、精密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领域,重点研发中高端精密模具产品。支持重点模具企业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技术优势,向下游应用领域延伸,开展合资合作和并购重组,加快延长模具产业链条,缩短大连模具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差距。
3.招商补链工程。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模具产业链补链的核心抓手,实施精准招商,重点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模具工业集中地区,围绕大连主导产业需求,引入模具制造产业龙头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补强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压铸模具薄弱环节,提升大型、精密、复杂模具生产能力。依托智能模具“云展馆”,建立线上招商平台,加快引进一批优质项目、未来项目作为动能储备。
4.创新强链工程。持续推动大连模具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联合攻克关键技术,提前布局建立新型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全方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要加强模具产业中*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支持在连高校和科研院所筹建“智能制造模具产业学院”,破解模具产业中*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二要加大模具产业实用性人才培训力度。设置专项培训经费保障,发挥模具平台培训基地作用,邀请骨干专家、大国工匠开设专家讲坛、技术论坛,继续举办“模具技术经纪人”培训班等,搭建科技与经济之间的桥梁,在模具领域率先建立技术转移服务队伍。三要深化构建协同创新体系。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实施“精模奖”培育计划,集中优势力量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与工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打好模具协同创新组合拳。
5.技术固链工程。不断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高水平的模具设计、加工及模具企业管理软件,不断提高模具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程度。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对模具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为企业插上智能化、数字化的工业互联网翅膀,用5G数字网络把模具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紧密固定嫁接起来,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促进模具产业做大做强,全力推动大连模具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产品
汽车发动机机壳 智能X轴横移压装设备 x轴伺服压装机生产厂家
广东品嘉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品嘉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品嘉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品嘉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品嘉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最新粉末冶金企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会员服务|网站建设|付款方式|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联盟网站: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人才网、粉末冶金书库、注射成形网 、中国粉体网、粉体行业网上展、粉末冶金网上展
ICP证:浙B2-20100325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