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公告要求设立汽车零部件232关税纳入程序
2025年3月26日,川普总统签署第10908号总统公告,宣布对部分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32关税。这份公告同时明确要求商务部长建立一套正式的程序,让企业或行业协会可以申请将更多汽车零部件纳入关税清单。
根据公告要求,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于9月17日公布了中期*终规则,确立了具体的操作流程。虽然规则由BIS发布,但实际执行工作由国际贸易署(ITA)负责。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汽车零部件的进口问题,正式纳入232条款的国家安全调查框架之下。
纳入程序每年四次开放,*申请时间定在2025年10月
新设立的程序为企业提供了固定的申请窗口。ITA将在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的*个工作日开启为期两周的申请期。*窗口将在2025年10月1日开放。
符合资格的申请主体包括美国境内的整车厂商、零部件生产商,以及代表它们的行业协会。申请人需通过指定邮箱提交不超过30页的PDF文件,并同时提供商业机密版本和公开版本。
在申请材料中,必须列明具体的零部件描述、八位或十位HTSUS编码、进口增长数据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说明。ITA会在申请期内进行形式审查,并在材料有效的情况下将其公布到regulations.gov,开启为期14天的公众评论期。
申请必须证明进口增长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商务部在审查时,将重点关注申请的零部件是否与汽车产业直接相关,以及进口增长是否可能影响美国工业基础。例如,在新能源驱动、电控系统、自动驾驶硬件等关键环节,如果进口数量持续上升且缺乏本土替代,就可能被认定为国家安全风险。
在公众评论结束后,商务部长需在60天内作出批准或拒绝决定,并在《联邦公报》上发布公告。公告一经发布,新的关税将在次日凌晨0点01分正式生效,由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做法延续了2025年2月*出现在钢铝232措施中的制度安排。当时,美国*设立“纳入机制”,允许企业主动申请将部分新兴钢铁或铝产品纳入征税范围。这种做法表明,白宫已经从传统的“固定清单式征税”转向“动态纳入式管理”,通过程序化手段让关税清单可以不断更新,回应国内产业提出的国家安全关切。
规则以国家安全为由跳过常规程序并立即生效
不同于一般的联邦规则,这项汽车零部件纳入程序并未经历完整的拟议、评论和*终规则三步走程序。商务部以国家安全职能为由,直接跳过了常规流程,确保规则立即生效。
文件指出,如果延迟实施,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增长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制造能力和国防工业基础,因而需要立即执行。与此同时,商务部还向管理与预算局(OMB)申请了紧急信息收集授权,允许企业立刻提交申请而无需等待常规批准。预计每年将有约50家企业参与申请,总体工作量约为1600小时。
这一安排表明,美国政府已将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与钢铁、铝材等传统战略物资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建立灵活的纳入机制,华盛顿正试图打造一个能够随时调整的关税武器库,以便在发现新风险时迅速采取行动。
对中国及外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合规提示
对于中国及其他在美供应零部件的跨国企业而言,这一规则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风险敞口显著增加。过去,企业只需关注是否被列入232征税清单,而现在,美国本土竞争对手和行业协会可以主动发起纳入申请,这意味着外资零部件随时可能被拉入关税范围。
其次,合规和预警工作需要前移。供应商应定期监测ITA开放的申请窗口和公众评论内容,及早识别是否有针对自身产品的申请,并在必要时准备公开意见材料,维护自身商业利益。
*后,需重视供应链的多元化策略。对于在新能源、电控、车规芯片等高敏感领域提供零部件的企业,应提前评估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成本压力,并通过生产布局、关税规避渠道或客户沟通,降低被动风险。
总体来看,这一制度变化意味着,美国232条款已经进入动态化和程序化的新阶段。未来,任何在美销售关键零部件的企业,都需要将“232关税纳入机制”作为日常合规管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