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十五五”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及展望
发布日期:2025-8-19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对化工新材料的需求空间巨大。但目前国内化工新材料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部分材料自给率已经超过100%,但高端材料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未来五年化工新材料发展的机遇何在?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近日于无锡召开的“2025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发展大会暨新材料新装备展览会”上,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项目总监肖书筠分享了“十五五”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及展望。
中国整体处于第二梯队
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差异化显著,产业重心逐渐转移亚太地区,中国地区总产值快速增长,但技术仍位列全球第二梯队。
肖书筠指出,全球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军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企业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构建销售网络、强化品牌塑造、培养专业人才等经营策略,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虽然行业发展重心正逐渐向亚洲转移,但发达国家主导格局短期难以改变。
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将持续是化工成长空间*大的期望地。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高技术*、产品迭代速度快、产业规模和需求不断扩大等特点。据中国化信预测,2024年全球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约3.2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4万亿元,2024—2027年产值年均增速为7.7%。
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近10年年均增速超过10%,但部分产品自给率仍不足60%。且我国化工新材料各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其中聚氨酯材料、氟硅树脂和锂电池材料自给率高,均超过100%;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自给率较低,分别为65%、70%、75%、75%和80%。2022—2024年,我国通用塑料整体由亏损转向盈亏平衡,通用工程塑料利润下滑,特种工程塑料始终保持较高利润水平。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正在朝着高端化、差异化迈进。2024年中国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约1.3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1.8万亿元,2024—2027年产值年均增速为11.5%,全球占比将从40%提升至45%。
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
肖书筠认为,中国高性能化工新材料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研发和创新能力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和专业技能人才,材料设备工艺协同发展,技术推广和市场应用,国际竞争和贸易壁垒,资金投入和风险管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等。
以特种工程塑料为例,2020—2024年我国特种工程塑料产能年均增长速度为18.0%,产量增长速度为14.3%,消费量增长速度为5.7%。过去5年自给率已从30%提升至47%。当前,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在产企业生产技术不稳定,产能利用率不足,低端产品领域具有结构性供需矛盾,高端产品领域暂无重大突破。
全球工程塑料的龙头企业为世索科(Syensqo)、巴斯夫、塞拉尼斯、东丽等知名企业,产品种类丰富且覆盖面广。中国在特种工程塑料方面布局较为广泛的仅有金发科技和沃特科技,另外新和成、德众泰在个别产品方面也处于*地位,在布局广度方面较国外企业仍有差距。
目前国内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开发成功并产业化的主要品种有聚苯硫醚(PPS)、聚砜(PSF)、聚芳醚酮(PAEK)、液晶聚合物(LCP)、高温尼龙(PPA)、聚酰亚胺(PI)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工业、电子电气等行业,其发展不仅对国家支柱产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起着支撑作用,同时也推动着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但普遍生产规模较小、产品性能和批次稳定性有待提升。
“十五五”自给率将提升到85%
肖书筠认为,在政府支持、市场需求、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中国高性能材料机遇巨大。这些机遇共同推动着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中国化信预计,“十五五”期间,中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年均增速仍将保持在10%以上,自给率提升至85%,在全球范围内增速快、占比高。随着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大未来产业的发展,中国将始终是化工新材料市场的*大消费地。
其中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6大未来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创新标志性产品包括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新型显示、脑机接口、6G网络设备、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第三代互联网、高端文旅装备、先进高效航空装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产品
最新粉末冶金企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会员服务|网站建设|付款方式|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联盟网站: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人才网、粉末冶金书库、注射成形网 、中国粉体网、粉体行业网上展、粉末冶金网上展
ICP证:浙B2-20100325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