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凤凰网甘肃发表文章《镍都创新技破瓶颈行业翘楚焕新出发》,对金川集团镍冶炼厂突破技术瓶颈,不断推动创新作出报道,以下为全文——
2022年,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实施各类技术改造、科研、选题攻关等项目50余项,计划投资47亿余元。目前,一大批制约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被突破,创新的积极效应尽显,“5G+人工智能”在镍产业关键设施上的创新尤为亮眼。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生产技术室副主任高泽磊介绍,目前,镍冶炼厂实现了转炉风眼机智能“自动”捅打;凉水池船式清泥机器人高效“游弋”清淤;高锍精矿智能化皮带全天候“值守”监控;产品配送中心AGV叉车“独自”搬运产品、大板镍智能化吊车“加班”精准吊运、熔铸镍阳极板自动定量浇铸“连续”精细化生产……通过对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把职工*不愿意干的“苦”“累”岗位,变成了高技术人才的“竞技场”。
高泽磊表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通过传统工艺的升级换代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人才资源的“先天优势”激活创新发展的“强劲态势”,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使老系统焕发了新活力。
目前应用于生产一线的设备可有效代替人力,在生产过程中提质增效。杨艺锴摄
“从入职的小透明到逐步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入职八年的王磊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今,他已经是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镍电解三车间技术点检组组长,亲眼见证了公司在这几年内的飞速发展。
“原来的生产线很多工段都需要人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现场环境比较恶劣,通过这些年在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生产线现场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王磊说,通过一部分科研投入,把一些新技术应用到传统作业当中,原来很多需要用人工转运、码放的一系列操作现在都可以用工业机器人实现,应用于生产一线的自动化设备有效代替人力,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提质增效。
“镍冶炼厂是精炼镍行业内的标杆。作为其中一份子,我希望通过后续的工作,给我们的镍产业以及镍产业设备的发展做些自己的贡献。”王磊自豪地说,自己正在与镍冶炼厂一同成长。
镍精炼系统项目紧跟国家新能源电池行业发展,是依靠硫酸镍原料供给所设置的一个项目,主要通过湿法冶金工艺制造硫酸镍溶液,该项目可以提升产能,同时还能通过工艺优化、改进使整个过程中的技术显著进步。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紧盯生产规模效益、直收率、回收率、关键设备故障率、水电气单耗等关键指标,加速科研成果“落地生金”,从科研技改,到技术创新,不断有重量级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现如今,全厂上下科技攻关能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工艺优化迭代升级、智能化水平持续融合、产品产量逐年递增、技术指标不断优化、环境治理能力不断强化,在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工艺能耗指标不断降低,镍精炼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以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