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至9日,由安徽省金属学会、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钢铁研究总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软磁功能材料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龙达温德姆花园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创新*,高端突破-先进软磁功能材料的未来之路”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科研人员共襄盛举。
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十余篇精彩的报告。钢铁研究总院雍岐龙教授发表了题为《金属材料基础研究与电磁性能》的报告,深入探讨了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进展及其对电磁性能的影响,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见解。苏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裴瑞琳教授就软磁材料多物理场下的表征及电机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分享了其在该领域的*新成果。钢铁研究总院的孟利教授则针对硅钢中特征取向/织构的起源、赋存与遗传行为进行了研究进展的报告,为硅钢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安徽工业大学的王海军教授则就新型高磁感纯铁系列材料与应用场景开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展示了其在材料开发方面的创新成果。
此外武汉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软磁材料产业链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分享,内容涵盖了软磁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组织结构调控、性能提升机制、新型产品开发、智能制造技术以及产业链协同创新等多个热点议题。这些报告不仅促进了软磁功能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也为推动我国软磁功能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会议得到了承办单位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有色金属材料基础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单位的大力支持,《电工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科版)》对本次会议给予媒体支持。他们的参与不仅为会议增添了学术深度,也为行业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平台。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软磁功能材料领域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这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我们期待能够共同推动软磁功能材料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应用,为实现国家的“新质生产力”与“双碳”目标战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