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包头。包头稀土储量和冶炼分离产能均居世界*,在稀土原材料供应保障上占*优势。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好战略资源优势,加强战略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加强能源资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好。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明确要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的稀土应用基地。依托储量世界*的资源禀赋,建设全国*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在包头全面铺开。
一年来,全国综合实力前10的磁材企业已有7家落户包头,全市稀土产值由2022年的677.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29亿元。全市现有稀土企业209家、规上工业企业8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较2022年分别增加30家、22家、20家,新增*单项冠军企业1家,实现了稀土领域*单项冠军企业零的突破。
这一年,包头锚定建设全国*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持续扩大产能、提升新材料产量。2023年稀土新材料产量近10万吨,综合规模全国*。
这一年,全国*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安泰北方3000吨钕铁硼智能工厂建成投产;全球*的稀土钢生产基地已经建成,全年产量预计达到135万吨;鹿城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稀土新材料产能年底将达到25万吨以上。
放眼当下,包头稀土产业发展势头正盛,创新环境优越。全力打造*稀土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内稀土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借助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实现有机融合。包头成为全国*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指日可待。
展望未来,预计到2025年,包头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将达到10万吨,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培育行业单项冠军1户,扎实推动稀土产业由“*储量”向“*产业”铿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