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新发展理念,依托资源禀赋、“全产业链”基础,进一步放大优势,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系列报道《落实“六稳”“六保”,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三篇:《通辽市着力推进高端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构建百亿级镍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我市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把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奈曼旗工业园区,自治区重大项目内蒙古奈曼经安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镍基合金新材料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步伐。项目计划建设32台3.3万千伏安矿热炉,年产镍铁100万吨,硅锰100万吨,镍铬合金200万吨,钢铁300万吨。内蒙古奈曼经安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树生表示,将会根据当地环境合理调整工期,7至18号生产线预计12月份投产。
总投资150亿元的镍基合金新材料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税收7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5000人以上。通辽市奈曼旗政府副旗长孙宏志:“我们很好的抓住了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契机,在自治区、通辽市两级政府及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积极协调承诺了企业*为关注的硬件价格。铁路运输,辽西北调水等事宜,极大的增强了企业投资的信心,也保证了企业如期开工建设。”
同样,经过近三年的施工建设,日前,由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5万吨高精宽幅超薄铝箔项目*台高精度铝箔轧机开始进入带料调试阶段,作为双零箔的前端生产线,这台高精宽幅铝箔轨机的设计规格为生产0.5毫米到0.14毫米的单零箔,正式投产后,单月铝箔产能可达到1000吨,每吨产品附加值达7500元。
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铝板带材的高技术企业,终端产品为高精宽幅超薄铝箔,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家用电器、建材装潢等行业。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自2017年开始,企业投资18亿元开工建设年产15万吨高精宽幅超薄铝箔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就地转化联晟公司现生产的铝板带材15万吨,年产厚度在0.01-0.09毫米铝箔5万吨、0.006-0.009毫米铝箔10万吨,这种铝箔就是市场上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和药品包装的双零箔,与传统铝卷相比,产品价值将实现翻倍。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3亿元,有利推动煤电铝及铝深加工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多元化发展。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奇云表示。一期工程主要做铝板带,二期工程主要是双零箔,铝加工的特点在于做得越薄附价值越高,在做到终端产品的时候,附加值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之下能做到五到八千一吨。
目前,我市逐步形成了电解铝、铝后精深加工和汽车玻璃基板和蓝宝石晶体等多条有色金属加工的闭合产业链条,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