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3 作者:钟飞腾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财网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7日上午8:30,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预计达到2.6%。该值高于若干个机构此前的预测,如道琼斯公司曾预估2.3%,彭博社调查的数据为2.4%。不过,一周前,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曾给出2.9%的三季度增速预测值。
美国的出口并不可持续
*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为-1.6%,第二季度为-0.6%,曾引发了关于美国经济是否陷入技术性衰退的大辩论。随着第三季度GDP数据的出炉,一些人认为可以缓解有关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
美国官方在分析经济增长的原因时曾提及,带动美国商品出口的主要是工业用品和石油相关产品,服务出口增长则主要是旅游以及金融。消费者支出增长1.4%,但弱于第二季度的2%,主要来自于医疗保健方面。还有诸如知识产品的投资也增加不少,这主要是受到拜登政府加大对高科技领域投资的影响。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第三季度国防支出也带动了联邦政府开支的增长,这显然与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大量增加军事援助有关。第三季度,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股市回报率*高,为3.49%。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第三季度GDP数据为正,其主要原因是贸易方面的,进口下降6.9%,出口增加14.4%。但是,也有分析认为,在全球经济大幅度放缓的前景下,美国的出口并不可持续,而国内进口的减少也恰好反映出美国需求的减弱。
因此,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前景还是黯淡的,明年美国经济仍将陷入温和衰退。例如,彭博社调查显示,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为0.6%,2023年*季度经济增速为-0.1%。
美联储加息被认为“太高、太快、太远”
另一个导致美国经济减缓的重要因素是美联储的态度,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下一周仍将加息。
2022年上半年,美联储两次加息50个基点,6月-9月,美联储曾连续加息75个基点。目前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至3.0-3.25%区间,这三次加息幅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的,被经济学诺奖得主斯蒂格里茨形容为“太高、太快、太远”。
美联储加息的理由一直很坚定,希望控制通胀。不过,由于导致美国这一轮通胀上升的原因不只是需求造成的,很多学者批评美联储忽视了美国之外的地缘政治冲突,因为后者不是美联储能控制的。
美联储的政策也招致美国国会议员的批评,特别是民主党议员。一些民主党议员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出警告,不要过分抗击通胀,因为美联储持续加息并没有导致通胀大幅度下降,反而助推经济衰退。
在即将到来的美国中期选举中,通胀问题是选民*为关注的,因而这也成了共和党人批评民主党政府的*主要抓手。随着第三季度GDP数据的公布,形势似乎朝着有利于拜登政府的局面发展。
至于被拜登政府时常拿来证明其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就业数据,也被一些评论者认为有些夸大。因为,就业市场尽管恢复了不少,但就业数量的增速一直呈下降趋势。美国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6.3万个,而8月为31.5万个。美联储自己也预估,如果再度加息,那么美国的失业率将从目前的3.5%上升至4.4%。更大的危害在于,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是下降的。
另一个表明美国经济前景黯淡的指标是美国不同年份国债收益率的变化。其中,*近一周美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跌破4%,甚至弱于三个月国债的收益率,出现了收益率倒挂现象。这至少表明,市场对美国长期经济前景并不看好,短期波动很大。
中美经济差距将再度缩小
在美国政府公布第三季度GDP预估数据前3天,中国政府公布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速为3.9%,这一增速要比路透社10月中旬公布的3.5%高出0.4个百分点。
10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全球经济进行了*新评估,其中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为3.2%,美国为1.6%。按照这一预测,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将突破20万亿美元,并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80.9%。
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美国比重*突破70%,经过两年的发展,中美经济差距将再度缩小约10个百分点,这是十分惊人的。
IMF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上升至4.4%,而美国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至1.0%。因而,中国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仍将进一步缩小。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产品
最新粉末冶金企业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会员服务|网站建设|付款方式|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客服MSN:pmbiz1@hotmail.com
联盟网站: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人才网、粉末冶金书库、注射成形网 、中国粉体网、粉体行业网上展、粉末冶金网上展
ICP证:浙B2-20100325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